認知障礙症有多普及?

在香港,約有 5 – 8% 65歳或以上的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,80歲或以上的比例增至20 – 30%。有研究估計,2039年在60歲及以上的人士中,將有333 000人患有認知障礙症。

阿茲海默症 (Alzheimer’s Disease)
  • 佔認知障礙病例50-75%
  • 腦細胞出現病變,異常物質形成「斑塊」擾亂大腦信息,破壞腦細胞之間的連接
  • 導致記憶力衰退、用較長時間完成慣常工作、說話失去重點及重複說話等
  • 當病情持續惡化到末期時,患者可能長期臥床,需要特別的護理
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(Vascular Dementia)
  • 腦中風或血管疾病導致積聚性腦部損壞所致
  • 梯級式衰退,每中風/小中風一次腦功能便再衰退
  • 腦功能受損視乎腦受損區域,可以包括影響決策思維及反應速度
散播性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 (Lewy Body Dementia)
  • 腦部神經裏發現一些細小的球狀組織,稱為路易氏體,一般相信這會導致腦細胞死亡
  • 病情容易波動,每天都可能發生變化
  • 患者容易產生幻覺、極度混亂、跌倒及柏金遜式顫抖等情況
額顳葉認知障礙症 (Frontotemporal Dementia)
  • 佔認知障礙病例少於10%,多屬早發性,患者年齡為40-60歳
  • 額葉腦和顳葉腦病變
  • 出現個性、行為、語言上的退化
認知障礙症行為及精神症狀 (例子)
  • 遊走行為
  • 易怒
  • 攻擊性行為
  • 失去動力
  • 失眠
  • 抑鬱
  • 幻聽/幻覺
  • 重覆性行為
認知能力自我篩查AD8問卷

AD-8為認知能力的初步篩查,如果出現了以下兩項或以上的改變,請盡快求醫並作進一步檢查。

  • 對嗜好及活動興趣減少。
  • 判斷力出現問題,如:決定事情的能力退步。
  • 重覆問同一個問題或講述同一事情。
  • 學習新事物時有困難,如:不能學會使用電話。
  • 忘記正確的年份和月份。
  • 不能處理較為複雜的財務問題,如:稅單、雜費。
  • 忘記重要約會、覆診日期。
  • 持續(如一星期內數次或更頻密)出現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。
認知復康 – 職業治療

研究顯示,認知訓練能幫助患者改善記憶及專注力,而多元化治療的療法對患者最有幫助。

認知評估
  • 包括檢查認知功能,例如記憶、專注力和思考能力等
  • 有需要可撰寫報告協助醫生作基礎診斷
家居評估及改裝
  • 到戶評估居住環境中的潛在危險,按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環境需要,提供相應的改裝建議
  • 透過環境改裝去穩定情緒,減少行為問題,增加對現實的感知及減低家居風險
中心治療(個人及小組)
  • 提供認知、自理及日常生活技能訓練等
  • 個人訓練著重與治療師之間一對一的互動,以維持大腦各方面的認知功能
  • 小組訓練的互動性強,有效促進社交和心理健康
到戶治療
  • 在熟悉的環境建立治療習慣,加深對治療師及復康導師的認識,減低因行為及心理症狀而引起的不安感
照顧者教育
  • 教導照顧者學習照顧認知障礙症家人的技巧,例如認識腦退化、溝通方法、日常護理技巧、照顧者減壓方法等。
密集式復康訓練計劃(月費套式)
  • 外骨骼機械腳復康套式(Premium Exoskeleton Plan)
  • 腦科復康套式(Premium Neuro Plan)

詳情請按此

  • 1致電 或 WhatsApp 預約評估及訓練日期與時間,我們的職員會初步透過電話了解你的需要及訓練目的
  • 2透過WhatsApp發送其醫生轉介信
  • 3到診日請帶備相關的病歷及轉介信正本。治療師全面評估,了解個人身體狀況,並設計合適的健身或認知保健活動,並定期覆檢進度。
查詢及預約
您的名字*
電話*
電郵*
查詢內容*
本人已閱讀、明白及同意收集個人資料聲明及私隱政策